
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影响生物有机肥堆肥的因素很多,主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有机质含量 微生物赖以生存和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物有机肥原料中的有机物,堆肥反应有其固有的特性是它需要一个合适的有机物范围。研究表明,堆肥在高温好氧的环境中,适合堆肥的物质其有机物含量应达到20%-8O%。当有机肥原料中有机物含量低于20%时,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不足以提高堆层的温度而达到堆肥的无害化,使有害细菌死亡。低温是不利于堆体中高温分解微生物的繁殖,也不能够提高堆体中微生物的活性,最后导致堆肥工艺的失败。相反,当堆体有机物含量高于8O%时,由于高含量的有机物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量很大,而实际供氧量难以达到要求,往往导致堆体处于厌氧状态产生恶臭,也不能使好氧堆肥顺利进行。有研究者曾用城市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利用垃圾提高堆体中孔隙率的同时,还利用了污泥提高了堆体中的有机质含量,更重要的是,可以缓解现代城市的垃圾和污泥两大问题。
2、 水分 除了有机肥原料中有机质,在堆肥过程中,水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物理因素,在这里,整个堆体的含水量称为水分含量。水分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作为溶解有机物的溶剂,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另外,水分在蒸发时还可带走大量热量,起调节堆肥温度的作用。水分的控制十分重要,水分的多少,除了能直接影响好氧堆肥反应速度的快慢,还能影响堆肥的质量,甚至关系到好氧堆肥工艺的成败。
在堆肥期间,如果水分含量低于1O%-15%,细菌的各种代谢作用会普遍停止;含水量太高,会使堆体内空隙减少,通气性差,导致厌氧状态和臭味的产生,减慢降解速度,延长堆腐时间。研究表明,在堆肥的主熟期初期含水率一般为50%-60%。在堆肥的后熟期阶段,若将堆体的湿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同时减少灰尘污染,可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加快后熟。
3、温度 温度不仅仅决定了堆肥系统内微生物活动程度,而且也是影响堆肥工艺过程的重要因素。堆肥温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其内微生物进行分解有机物而释放出热量。堆肥初期,堆体中温度基本呈中温,此时堆体中的嗜温菌生长和繁殖速度较快。它们在代谢过程中,将一部分有机化合物转化成热量,使堆体温度不断上升,在1-2天后可以达到50 C-60℃。在此温度下嗜温菌生长受到抑制,大量死亡,嗜温菌被嗜热菌取代,嗜热苗的繁殖进入激发状态(表3-1-2)。由于嗜热苗的大量繁殖和温度的明显提高,使堆肥发酵直接由中温进入高温,并在高温范围内稳定一段时间。堆肥中的寄生虫和病原菌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被大量杀死。
堆肥发酵是由各种微生物进行的,所以反应进行的温度是最适宜的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反应速度变慢,延长堆肥时间。一般而言,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生长对温度要求不同。如,嗜温菌在30 C-40℃条件下生长最快,而嗜热菌发酵最适合温度是45 C-60℃。进行高温堆肥时,当温度超过65℃时微生物即进入孢子形成阶段,因为形成的孢子是休眠的,就使有机肥原料分解速度变慢,在高温下,形成的孢子几乎不能再发芽繁殖,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
的发生,使高温堆肥温度控制在45 C-60℃。基于上述原因,堆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好氧堆肥中,一般是通过控制供气量来调节温度达到最适宜的范围。
4、通气量 好氧堆肥成功也由提供气的量决定。供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为堆体内的微生物提供生命必需的氧气。如果堆体内的氧气含量不足,微生物处于厌氧状态,使降解速度减缓,产生H2S等臭气,同时微生物活动减缓,使堆体温度下降。第二,调节温度。微生物反应而产生的高温对堆肥发酵很重要,但如果是快速堆肥,不能有长时间的高温,就要靠强制通风来解决温度控制的问题。第三,减低水分含量。在堆肥的前期,有机肥原料中有机物降解主要是通过提供微生物02进行氧化分解。在堆肥的后期,为了冷却堆肥及带走水分,堆肥体积、重量减少,则应加大通气量。
鼓风或抽气是通风的常用方式。鼓风的优势是有利于水分及热量散失,抽气的优势是可统一处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减少二次污染。但两种方式各有缺点,最好的办法是在堆肥的前期采用抽气方式以处理产生的臭气,在堆肥后期采用鼓风方式减少水分含量。
5、碳氮比 堆肥原辩的碳氮比,能够影响成品堆肥中的碳氨比(一般要求10-20:1)和在堆肥过程中有机肥原料的分解速度,所以要调整好,如生活垃圾碳氮比一般在241左右。常采用的调整方法有加入人粪屎、干鸡粪、羊粪、牛粪等。其他氮含量和碳氨比均较低有机废物,用来调整堆肥原料的碳氮比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6、碳磷比 磷作为磷酸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生物能ATP物重要组成,一般堆肥中较适宜的C/P要求在75-150。
7、 pH 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以及酶的活性也有重要影响,一般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是中性或弱碱性,若堆肥pH值太高或太低都会使其处理遇到困难作为对微生物环境估价参数的pH值,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它是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堆肥初始阶段,pH值由于有机酸的生成可降至5 0,然后废物堆肥在好氧状态下可上升至B-B 5,在厌氧状态,则pH值会继续下降。此外,因pH值在7 0时,氮以氢氧化氨的形式进入大气,pH值也会造成氮素的损失。但在一般情况下,堆肥过程的缓冲作用,能使pH值稳定在可以保证好氧分解的酸碱度水平。
|